- 隱藏引用文字 -
如何舒緩解不孕症的壓力?
挪威著名畫家愛德華.孟克於1863年,生於洛藤,距離奧斯陸港約五十公里,母親
在他五歲那年死於肺結核。孟克從小就面臨疾病的恐懼。他在1893年畫下這幅「吶喊
」,孟克自述:「..........一天晚上,我沿著一條小徑散步,一邊是城市,另一邊是腳下
的峽彎,我疲乏不堪,病魔纏身,當我停下腳步,朝峽彎的另一方望去,太陽正緩緩
西落,將雲彩染成血紅,我彷彿聽到一聲吼叫響遍峽彎,於是我畫了這幅畫,將雲彩
畫得像真正的鮮血,讓色彩去吼叫..........」。
這幅「吶喊」你一看使似乎聽到吶喊聲音在空中迴旋蕩漾,呼之欲出。畫中人伸
出雙手,捂住雙耳,雙眼是空洞,身體是扭曲的,遠處有兩個局外人若無其事走著...
。這幅「吶喊」把一個人內心的恐懼、驚恐、非常傳神的描畫出來,呼之欲出。
有的夫妻在結婚多年之後,仍然沒有生育,於是找不孕症醫師求診,沒想到在一
切檢查過了之後,醫師告訴他們「是阻塞性無精症的男性不孕症,但丈夫仍有造精功
能,要做副睪丸取精的試管嬰兒」,有時做丈夫的一臉頹喪,就像被宣布"死刑"似的
,他心中的感覺,恐怕就像這幅孟克的"吶喊"!
不孕症病人,在剛聽到診斷,常會歷經以下四個過程:否認(不是我!)、生氣!(怎麼
會是我?)、沮喪(那也啊捏?)、接受(好吧?),一個也不少,尤其是如果診斷是比較特殊
的,如無精症,往往引起的反應會更強烈。有的病人,尤其女病人常會被不孕症的壓
力(公婆、家庭、社會)壓得喘不過氣來,一如畫中人一樣「吶喊」!這時候,妳要如何
"解壓"呢?
以下是我建議的不孕症病人在接受不孕症治療應有的心理準備︰
(一)循序漸進:不要一開始就要求做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,先與不孕症醫師討論,視
不孕症病因,做最恰當的治療。最好循序漸進,由簡入繁。
(二)不要期待太高:試管嬰兒或禮物嬰兒的成功率大約在百分之二十到四十之間,不
是所有的人做一次就成功,妳可能在第一次成功,也可能在第二次、第三次,甚至更
多次才能成功。因此請妳從反面看,一次試管嬰兒失敗佔的比率是百分之六十到八十
,這樣妳心理才不會期望太高,屆時失敗而心理受不了。
(三)充份了解治療過程的細節:妳可以問妳的醫師或諮詢人員。有的試管嬰兒中心有
提供不孕症治療資料(如手冊、光碟、錄影帶),妳都可以去索取。很多的壓力來自於
不了解及不確定,一旦妳了解了,心中的壓力就比較容易解壓。
(四)如何選擇試管嬰兒中心?全台灣被衛生署審核通過的試管嬰兒中心為六十幾家
,妳可以透過衛生署保健處查詢。至於妳要找的醫師,可以以自己就醫的經驗、口碑
、探詢朋有、親戚、或請醫師介紹。
(五)什麼時候做試管嬰兒?有的病人想到要做試管嬰兒,心想再拖個半年、一年,
甚至二年再做。就不孕症治療的角度來看,既然妳已非做試管嬰兒不可了,那就趁早
做,否則一年一年過去,女人的卵子數目及品質日益走下坡,都不利於試管嬰兒成功
率,有道是「花開堪折直須折,莫待無花空折枝」
(六)金錢:在健保未把不孕症治療納入給付範圍的前提下,妳的確要有一筆支出的心
理準備。試管嬰兒的支出視排卵針數目,有無男性不孕症而需手術取精,有無輔助孵
化,有無單一精蟲顯微注射而有所差別;另外,因為試管嬰兒不見得可以一次就成功
,因此妳要有一些儲備金。
(七)平常心:倒不必有「八風打不動」的修養,但是心中要有所了解,一次試管嬰兒
的懷孕率有多少?活產率有多少?這次失敗了,沒關係,再來一次,不要一次失敗了就
以為「沒希望了」,深吸一口氣,與醫師檢討一下療程,好預做下一次調整之用。
(八)不要讓治療妨害妳正常職業及家居生活:有的人為了做試管嬰兒而辭去工作,這
可不必,保持正常的職業生活及家居生活,不但可以分散妳的"患得患失"的焦慮,也
可以不會因為妳的緊張,連帶影響了與丈夫及家人的人際關係。在試管嬰兒中心的作
業流程,妳上班前可以把該做的抽血,測濾泡完成後安安心心上班,惟一要請假的只
有取卵日及胚胎植入日,偶爾遇上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,有可能還常住院治療。
最後祝您早生貴子,做人成功!
From:彰化市博元不孕症試管嬰兒中心 副院長 陳 昭 雯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